详细信息
学习园地
  • 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三)

 

(1)卫星移动无线电台和天线
    卫星移动无线电台和陆地移动无线电台的功能、复杂性。部件数量和类型很相似,只是卫星移动无线电台使用5kHz信道间隔而不是25或30kHz。电台话音、调度通话器、数据、消息分组、定位、寻呼等都属于该卫星中继通话器系统本身的功能,每个卫星移动电台都需要一个频率综合器,以便将他们调谐到所需的5kHz信道。该系统还采用专用信令信道,以免系统在公共安全紧急救援期间饱和,并为天线的指向调整提供参考。信令信道在移动台从一个卫星波束进入相邻卫星波束时,为波束转换提供幅度参考电平。
    为获得满意的话音质量以及邻星的频率再用,需要约13dBi的高增益天线。天线的辐射图形可以是圆的或是椭圆的,在方位角上通过电动的机械方法实现调整。也可以通过圆形阵列的切换达到近13dBi的增益。
    (2)关口站、基站
    地球站工作于K频段,由于卫星移动通信服务的基本结构是每载波单信道,所以关口站必须自动按网控中心从信令信道传来的指令调谐到5kHz信道。基站需要频率合成器,可以工作在固定信道。这两种站都使用3.3m天线,但通信密度大的地区的关口站需要较大的天线。关口站应有足够的容量,以免阻塞;还要有足够备份以保证高的可用性。一个出故障的关口站将被旁路,这时呼叫由相邻的关口站临时转接。
    【卫星通信系统的频谱划分】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可分为海事卫星移动系统(MMSS)、航空卫星移动系统(AMSS)和陆地卫星移动系统(LMSS)。海事卫星移动系统主要用于改善海上救援工作,提高船舶使用的效率和管理水平,增强海上通信业务和无线定位能力。航空卫星移动系统主要用于飞机和地面之间为机组人员和乘客提供话音和数据通信。陆地卫星移动系统主要用于为行驶的车辆提供通信。分配给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的频率范围为235MHz~71GHz。工作频率的下限由适合于移动地球站的小口径天线所能达到的天线增益所决定的。例如,若要求的天线增益为3dB,则对于1m有效口径的天线,频率下限为200MHz。工作频率的上限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在1GHz以上,降雨衰减(雨点会降低信号强度)和分子吸收一般随频率增加而增大。对于要求高可靠性的系统。最佳的频率范围为200GHz~10GHz。除了传播因素以外还应考虑技术发展水平、可靠性要求以及频率再用等因素。
    1992年世界无线电行政大会(WARC''''92)对包括低轨道卫星在内的卫星移动业务进行了调整和分配。
    (1) 1000MHz以下
    包括低轨道卫星在内的非同步卫星全球主用和次用频段原来的分配如下:
    137~137.025MHz(下行,主用)
    137.175~137.825 MHz(下行,主用)
    137.025~137.175 MHz(下行,次用)
    137.825~138 MHz(下行,次用)
    148~149.9 MHz(上行,主用)
    400.15~401 MHz(下行,主用)
    92年世界无线电行政大会所作的补充是,分给移动卫星业务的312~315 MHz和387~390 MHz(次用)也可以由低轨道卫星所使用,但用于非同步卫星时要进行协商;分给移动卫星业务全球主用的148~149.9 MHz和分给陆地移动卫星的149.9~150.05 MHz(全球主用)用于非同步卫星时也要进行协商。
    (2) L和S频段
    在92年世界无线电行政大会上,新分了1525~1530 MHz频段,作为全球海运移动卫星业务的主用频段,这一频段也作为陆地卫星移动系统的全球次用频段。

 
上一篇文章: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二)
下一篇文章: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四)

版权所有:陕西天脉导航信息有限公司 陕ICP备11008783号-1 

电话:029-85423293 手机:13319283142 网址:www.tmdh.cn www.xbyqsb.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南路86A号长丰国际广场B座1513室 邮编:710061 技术支持:西安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