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行业动态
  • 【行业动态_手持GPS】2000多重地质灾害隐患点位进行测绘 四川省打造高精度地灾图
 
发布者:天脉导航  发布日期:2012年08月08日
 
【天脉导航全球咨询】四川今年启动地灾防治大比例尺地图测绘工作,将建立全省地灾应急专题数据库。

  测绘点位

  确定总面积2000平方公里、共2000多个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位进行首批测绘,包括都江堰、彭州、崇州以及5·12汶川地震周边区域的重要地灾隐患点位。

  测绘方式

  通过全野外测绘、航测法、地面激光雷达测图三种方式测绘,更注重地质调绘与地质灾害判识,水系、土质、地形地貌、植被、居民地等是采集重点。

  地图作用

  测绘形成高精度地形图后,将进一步提高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应急反应速度,精准地进行救援。

  今年以来,四川省部分地市州发生了地质灾害共400多处,是去年的2.3倍。在一些地区,更是每年一进入汛期,就要重点防范地质灾害。成都商报记者昨日从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获悉,从今年起,两年内,省政府将组织该局对全省总面积2000平方公里、共2000多个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位进行大比例尺地图测绘,形成高精度地形图,并建立全省地质灾害应急专题数据库,为我省地质灾害应急抢险、防灾减灾、以及民生需求应急指挥部门提供保障服务。这个高精度地形图将进一步提高地质灾害发生后的应急反应速度,精准地进行救援。据悉,测绘工作将于近期正式启动。

  测绘比例1∶2000采集的地形图具有很高精度

  今年进入汛期以来,四川省出现了多次区域性暴雨天气,持续降雨导致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频发,其中,7月20日至23日期间全省就发生较大规模地质灾害131起。目前地质灾害防范主要是前期调查、汛期监控和过后治理等几种主要手段。

  四川省政府要求全面加强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大比例尺地图测绘。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马赟告诉记者,这次将通过全野外测绘、航测法、地面激光雷达测图三种方式,测绘高精度地形图,达到精准防治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目标。据介绍,本次测绘比例为1∶2000,采集的地形图具有很高精度。在开展测绘高精度地形图的同时,配备建立的还有地质灾害防治高精度基础数据库,最终形成全省地质灾害应急专题数据库。据了解,根据之前我省地质灾害的特点,一旦地质灾害发生,当地交通、通讯等都有可能中断,这时受灾区域的基本地理信息显得犹为重要,将直接影响救灾指挥工作。“目前我们与省政府应急指挥部门建立了专用信息通道,所有地质灾害防治的成果信息数据都将及时提供给国土、水利、建设等相关部门使用。”马赟说。

  无人飞机空中航拍采集影像

  根据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开展的全省地质灾害隐患点普查结果,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从中确定了总面积2000平方公里、共2000多个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位进行首批大比例尺地图测绘。据了解,都江堰、彭州、崇州以及5·12汶川地震周边区域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位进入了首批测绘点位中。

  与传统地理信息测绘不同,地质灾害测绘更注重地质调绘与地质灾害判识,水系、土质、地形地貌、植被、居民地等是采集重点,“这些都是地质灾害发生的相关要素,有了全面掌握后,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可以提供最科学的判断和应急措施。”马赟说。据介绍,采集影像主要还是使用无人飞机获取,即投入无人飞机在空中航拍,获取影像后建立三维立体模型,经过野外补测最终形成高精度地形图数据。地质灾害防治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还将采用地理信息移动监测平台、地面激光雷达、移动测量车等先进测量设备。马赟说,除了航测法外,还会采用先进的激光雷达测图法,每个地灾隐患测绘点位从开始测绘到形成成果数据,顺利的话需要半个月时间。

  灾害一旦发生无人飞机1小时内升空快速评估地质灾害规模昨日,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马赟表示,目前该局已初步建成测绘应急保障体系,达到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地理信息应急监测移动平台携带的无人飞机一小时内起飞;监测型无人机获取的视频实时传输到测绘应急指挥中心,测绘型无人机一小时内获取10平方公里航摄影像;2小时内完成数据处理,半小时内传输到应急后方,带回来的影像数据快速转换成三维模型,可以快速评估地质灾害发生的规模、受损情况等。

 
上一篇文章:【行业动态_手持GPS】海南省第二次湿地资源斑块调查野外调查作业已于7月底全部结束
下一篇文章:【行业动态_手持GPS】2012年度关中流动GPS网野外观测任务顺利完成

版权所有:陕西天脉导航信息有限公司 陕ICP备11008783号-1 

电话:029-85423293 手机:13319283142 网址:www.tmdh.cn www.xbyqsb.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南路86A号长丰国际广场B座1513室 邮编:710061 技术支持:西安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