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天脉导航 发布日期:2012年08月27日
【天脉导航全球咨询】测绘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地理信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各类信息,80%以上与地理位置有关。可见,地理测绘广泛服务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大力提升测绘水平和保障服务能力,推进测绘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创新思变高起点规划测绘宏图远景 济宁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合部,素有“孔孟之乡、运河之都”的美誉,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发源地。全市土地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30万人,耕地901万亩,人均1.1亩,是山东省传统农业大市。 新世纪以来,济宁市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但由于早期测绘工作缺乏统一监管,存在分工不明、各自为战、缺乏合力等问题,致使济宁市基础测绘工作比较薄弱,科技含量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高精密的基础测绘产品的需求也就越来越迫切。 近年来,济宁市测绘工作坚持以“数字济宁”建设为抓手,大力加强基础测绘,着力强化统一监管,努力推进应用创新,使济宁市测绘管理和基础测绘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2008年以来,济宁市国土资源局在省国土资源厅和济宁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十七大” 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障发展、保护资源为中心,以构建法治国土、和谐国土为目标,以机构、资金、市场和服务保障为抓手,综合提升基层测绘管理水平。 从狠抓机构建设入手,夯实管理基础;从加大资金投入入手,强化基础测绘能力;从严格测量标志保护、监管地图市场入手,规范测绘市场;从强化服务意识、大力宣传国家版图意识入手,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优质的测绘保障,实现了济宁市测绘管理规范化、服务保障效益化的“双赢”效果,为济宁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聚零化整高速度推进数字城市试点 济宁于2011年被列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数字城市建设全国试点城市之一。据济宁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刘宪水介绍,济宁市政府高度重视数字城市建设,把“数字济宁”建设列为政府工作报告重要内容。 同时,市国土资源局与市政府应急办、公安、建设、财政、司法、安监、综合执法等部门积极协作配合,于2011年底组建了专门工作队伍,为济宁数字城市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多方筹措资金,“十一五”期间,济宁市基础测绘累计投入经费约1.2亿元,地方财政对基础测绘投入逐年增长,使测绘事业昂首前进有了强大的资金后盾。 此外,国家测绘局、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和关心“数字济宁”建设工作,为“数字济宁”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指导意见,在中国测绘科学院、山东省国土测绘院专业技术的大力支持下,保证了“数字济宁”项目顺利推进。 所谓“一手独拍虽疾无声,一人善射百夫决拾”,正是凭借良好的工作机制以及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使得“数字济宁”建设得到迅猛发展,并在较短时间内顺利完成了基础地理信息建设、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以及应用示范系统开发等任务。 据了解,目前济宁市已先后组织实施了覆盖全市1.1万平方公里的C 级GPS 大地测量控制网和三等水准网建设、D 级GPS大地测量控制网和三、四等水准网建设,建立了覆盖全市的统一的测量基准,基本上满足了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矿政管理、工程项目建设等各行各业对测量基准的需求,有力保障了全市经济社会建设发展。 严格标准高水平打造地理信息平台 切实推进数据源搜集建设工作。“十一五”期间,济宁市共计完成约800平方千米城镇1:500地形图测绘与建库工作,其中包括:济宁市城区88平方千米的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与建库、开发区42平方千米1:500数字地形地籍的测绘和建库、北湖旅游度假区25平方千米1:500数字地形的测绘和建库、各县(市、区)城镇1:500数字地形地籍的测绘和建库;完成了“数字国土”项目,建立了1:25万、1:5万、1:1万数据库和土地利用、地价、地质、矿产权属核查系统库。全市境内共建成602座测量标志点,其中全球卫星连续运行站4座,分别位于济宁市区、曲阜市、金乡县、梁山县;GPS点329座;水准点161座,三角点108座。 整顿地理信息市场。为整治济宁市地理信息市场违法行为,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健康发展,维护地理信息市场秩序的长治久安,全面加强地理信息市场监管的力度,济宁市国土资源局报请市政府批准,成立了济宁市地理信息市场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制定了一系列全市地理信息市场监管制度,建立健全地理信息市场长效监管机制。 地理信息市场长效监管机制主要包括:宣传教育制度、联席会议制度、信息互通制度、联合执法检查制度、联合查处案件及案件移送制度、联合动态监管及预警制度、责任追究等制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测绘成果索取、使用、加工、管理单位工作人员,尤其是保密人员的保密教育培训。要求各县市区有关单位定期开展保密教育,以增强干部职工保密意识。全面规范了测绘资质单位的测绘行为,维护了济宁市良好的测绘市场秩序。 提高测绘市场准入门槛。近年来,济宁市地理信息市场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加强测绘管理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部署,着眼于全局测绘管理工作的实际,以建立规范有序的测绘市场和开展基础测绘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以加强测绘资质管理、严格测绘市场准入条件为出发点,严厉打击测绘市场各类非法测绘行为,建立了测绘项目的登记、成果检验和成果汇交的动态监管体制,规范了测绘项目的招投标工作。 注重应用深度开发应用示范系统 济宁市本着“有特色、讲实用、重科技”的原则,积极打造国土资源数字执法信息系统。据悉,该系统采用在线调用模式,依托国土资源专网,可实时调用地理信息平台数据,以直观的方式实现土地违法快速定位、统计分析和实时报告等功能,为土地违法行为的发现、报告、制止、查处提供可靠技术保证。同时,把“数字济宁”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作为政府及其部门信息化建设的惟一地理信息平台,实行地理信息资源共享,有效杜绝了重复投资,确立了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在济宁市的权威地位。 自数字城市建设项目开展以来,济宁市国土资源局采取边建设、边使用服务的方法,充分发挥已有测绘成果的作用,为济宁市第二次土地大调查提供了C、D 级GPS控制点及水准点成果资料,有力地保障了济宁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顺利开展;为该市及12县市区的矿业核查项目提供了符合核查要求的基础测绘成果,有力地保证了矿业权核查项目顺利实施。 此外,先后为济宁市政府应急办、市国家安全局、市卫生120系统、市林业等部门提供了地形图、卫星图等基础测绘成果,确保了政府各部门、各系统建立本专业信息系统的GIS平台需求,为济宁市社会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基础测绘保障与服务。 资源共享高层次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按照“边建设、边应用、边提升”的工作思路,济宁市在开发测绘成果典型应用示范项目的同时,不断拓宽推广应用范围,加强测绘公共服务能力,拓展测绘服务领域,全力打造“数字济宁”新篇章。 全面推进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明确共建共享的内容、方式和责任,统筹协调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分工、持续更新和共享服务工作,避免重复建设。 据了解,截至目前,济宁市国土资源局分别与规划、公安、城管、应急办、建委、司法、安监、水利等部门签订共建共享协议,向其无偿提供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数据服务,前后共享数据累计已达20余次。 着力拓宽地理信息应用广度。立足信息平台,济宁市国土资源局大力提高济宁市测绘公共服务水平,切实加强测绘成果以及测绘公共产品的开发应用,充分发挥了测绘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处理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以及城乡建设、防灾减灾等方面的保障服务作用。 |
版权所有:陕西天脉导航信息有限公司 陕ICP备11008783号-1
电话:029-85423293 手机:13319283142 网址:www.tmdh.cn www.xbyqsb.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南路86A号长丰国际广场B座1513室 邮编:710061 技术支持:西安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