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天脉导航 发布日期:2012年09月10日
【天脉导航全球咨询】
南京高新区“中国北斗卫星导航(南京)产业基地”内,一栋18层建筑格外引人注目,镶嵌在楼顶的四个鲜红大字“北斗大厦”,由中国“卫星之父”孙家栋院士亲自题写。昨天,83岁的孙老亲自见证了这座大厦启用,并在仪式后接受记者的专访。 中科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孙家栋,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及总设计师,“两弹一星”元勋。已近耄耋之年的他,再次受命成为中国北斗工程总设计师。 2000年,2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上天,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终于从无到有;2004年,试验结束,我国正式启动“北斗”建设,首次开始批量研制生产卫星和运载火箭,迈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卫星导航系统之路。孙家栋始终坚持,卫星导航终端设备必须国产化。 “在北斗出现以前,美国GPS在中国导航市场的份额占到90%以上,这无论从国家安全还是经济效益考虑,都是重大隐患。”孙家栋说,好在目前国产的北斗系统正在逐渐被国内用户认可,而且北斗的民用前途非常广泛。特别是未来结合通讯、互联网等产业,绝对可以出现“1+1>2”的应用前景。 当前,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发展速度已超过全球增长率,预计到2020年北斗产业产值将达4000亿元。当前,南京、西安、长沙、武汉、上海、广州等地的北斗导航基地相继成立。孙家栋认为,抢抓北斗产业发展的先机已经刻不容缓,南京不仅看到了机会,而且先人一步打造出初具规模的产业基地,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孙家栋说,与国内多个锁定北斗产业的城市相比,南京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拥有更为强大的科研实力、坚实的产业基础,各级政府部门也有着推动产业发展的坚定决心,因此,加速北斗产业发展的各方面条件非常优越,“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更大的应用及产业化,是我们共同的心愿。期待南京北斗产业发展取得更大成效,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我愿意更多地出谋划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