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天脉导航 发布日期:2012年10月30日
从苹果到百度,都正在为此而战:谁是未来地图的主人? 在哥伦布登上圣萨尔瓦多岛的520年之后,全球科技巨头们正在集结人马,准备向数字地球的“新大陆”进发,已经扬帆起航的船队包括苹果、谷歌、微软、腾讯、百度……这些互联网时代的霸主认为,那里才是未来的财富之地。 苹果在移动平台操作系统iOS6中抛弃谷歌,推出自己的地图产品,标志着巨头们的争夺已经正面开始。在过去几年中,微软、谷歌、诺基亚等科技界巨头一直没有停止对地图的探究。虽然在PC互联网时代,本地搜索模式开启了地图的商业化之路,但是,线上行为货币化难以令地图发挥巨大的商业效应。 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则全然不同,线下行为与手机、平板电脑进行结合之后,产生了一个重要信息:你的位置。基于地理位置信息,地图上可能包含这一个人的衣食住行等大部分消费行为。比如在你给心仪的女孩发信息相约晚上一起看电影的那一刻后,智能手机立即尝试通过这短短的一句话为你准备更多:查找最近的电影院、推荐合适的影片甚至告诉你别人打了几颗星、预订座位、提醒你今晚路面的拥堵情况需要提前多久出门、寻找车位。 通过数字地图将人与位置,再进一步与商业相连,这正是苹果们想要抵达的“新大陆”。在对那片土地的美好设想中,其能为商业带来的改变或许会达到“社交网络”级别。 爆发点 PPTV网络电视CEO陶闯的另一重身份是国际数字地球学会执行董事和GlobalEarth地理信息产业基金创始人。十年前,已经成为加拿大国家首席研究教授的陶在多伦多创办了商用网络化三维地图系统GlobeView和拥有全球专利的单张像片三维重建技术SilverEye“银眼”软件。这项技术比GoogleEarth早了近三年。2005年,GeoTango被微软看中并收购,陶也参与了微软虚拟地球事业部的创立,这就是后来微软的bing(必应)地图。 巨头们在地图上的争夺颇有些像大富翁游戏:越早“置地”,越有可能在未来迎来机遇。陶闯说,2005年左右,微软在地图领域酝酿了极大的野心,不惜投入重金购买测绘数据。除了GeoTango,此后还收购了三家著名地图公司。而当时,微软制作的虚拟地球(VirtualEarth)已经非常漂亮,技术领先于谷歌,成为全球第一家做街景和三维城市的公司,在全球企业市场拿到了70%的份额,成为微软在线服务部最有竞争力的主打品牌之一。通过地面车载、飞机拍照,自动回传照片,几年时间里,微软在全球500多个城市打造了三维模型—而迄今为止苹果3Dfly-over的这一数量只有十几个。 不过,最早在地图布局的微软却因为和诺基亚的合作错失了成为最大的地图商的机会。2008年前后,微软和当时全球最大的手机厂商诺基亚达成战略合作布局移动。此前一年,诺基亚以超过8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地理信息系统公司Navteq(Navteq也是谷歌地图数据提供者)。达成合作后,微软逐步减少了对地图业务的投入,开始依赖诺基亚的地图。近年来,在手机终端市场大跌跟头的诺基亚似乎脱离了极客们的视野,而这个过程中以谷歌为代表的Googlemaps却大放异彩,在三维、街景甚至室内地图业务上开创了更多可能。 这是谷歌地图的发展路径:2005年6月,GoogleMaps覆盖范围从美国、英国及加拿大扩大至全球;一年后,谷歌将地图业务延伸到移动端,率先让不具备GPS的手机获得了导航能力;2010年11月,新版谷歌地图整合了街景和3D技术;此后的2011年8月,又增加了语音搜索功能;之后,谷歌更是将更多服务添加到地图平台,包括允许用户360度观看店铺内部;针对移动设备在全球近500个城市推出公交选择列表;今年赶在苹果WWDC大会前发布的“下一个维度的谷歌地图”,则推出三项新功能:3D地图、离线访问以及街景服务拓展。 谷歌基于地理位置打造的庞大数据库让苹果感到了危机感。虽然人们对苹果iOs6放弃谷歌地图有两个说法,一是谷歌不愿向苹果许可Android手机中流行的逐向导航服务(Turn-By-Turn)以及语音服务,另一说是谷歌垄断了终端的用户信息。但无论如何,结果都十分明显:基于地图的大数据和基于位置的服务正在成为移动互联网的角逐焦点。而事实上,早在三年前,苹果的地图计划就已经开始了。 这正如陶闯的分析,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地图服务商的思路有二:一是提供位置云服务,大型互联网公司如微软、谷歌、百度、腾讯,通过多样化方式提供的地图平台,开放的API允许更多开发者的接入和调用。二是基于地图打造垂直的O2O模式,无论foursquare、大众点评,亦或是乘车、看病、购物基于地理位置的线上到线下服务将成为未来的大势所趋。 如此看来,在智能手机领域遭遇重挫的诺基亚倒是有可能在地图储备上尝到一丝甘甜。近年来,诺基亚投入了数以百万计美金,雇佣了成千上万的地图绘制者不断打磨地图,并通过自有手机的优势进行深度开发。在诺基亚最新的Lumia920和Lumia820智能手机广告中,搭载了CityLens的新定位功能就得到力推。 诺基亚定位和商务部门主管迈克尔·哈勃表示,使用诺基亚定位服务的用户数每天都在增加,地图产品的日交易额从去年的数千万美元增长至两年后的数十亿美元。近来与科技大颚们频频合作更展开了诺基亚地图的商业化畅想:与甲骨文达成合作,后者庞大的企业用户将诺基亚地图服务拓展到更多渠道;与Groupon和Amazon达成合作则加强了B2C尝试。这样的成绩让一度颓败的诺基亚焕发了新活力,今年第二季度,诺基亚定位和商务部门营收达2.83亿欧元,诺基亚将其中的81%全部都投入到地图产品研发中。哈勃表示,诺基亚要成为“全球领先的定位云企业”。 数据挖掘 马化腾在今年9月的移动互联网大会上公布,当月手机QQ和微信用户每天对LBS调用次数达到7亿次—平均中国一半人口每天开启一次位置服务。而腾讯地图平台部高级工程师周康称,这个数字在今年5月还是5000万;预计在年底则可达到15亿。 来自互联网调研机构PewresearchCenter的数据则显示了美国的情况,截至今年年初,74%的美国智能手机用户正在使用手机获取基于位置的实时信息,1/5用户使用foursquare等位置服务,18%用户在使用地理社交服务。 支持用户亿次位置调用服务的背后是庞大的数据库积累。周康说:“腾讯地图平台去年开始立项街景服务,现在全球定位数据遍布除非洲外的其他大洲,Wifi超过1.5亿,Cell(基站)超过2000万,覆盖线路超过10万公里,同时还在快速增长中。”由于终端的存储能力有限,腾讯还正在尝试在云端完成数据处理,在客户端上呈现。 在地图上深耕多年的谷歌有更丰富的经验与海量数据。2008年,谷歌出资发射了达到0.41米分辨率的GeoEye-1卫星,使人们能够轻易识别出球场里放置的盘子,或是城市街道下水道有几个孔。与此同时,数万小时人工开发服务也在进行。如今,谷歌街景地图汽车已经行驶了500万英里。和谷歌略有不同的是,诺基亚地图选择和UPS联邦快递等物流公司的合作—每年行驶里程数十亿英里可以为之带来巨大的数据储备。 一端是大公司们数据库积累的厚积薄发,另一方面则是如何“驾驭”和“玩转”这个数据库。 今年6月,苹果透露了自家地图整合添加Foursquare位置信息的服务,未来用户进行位置标记时,不再需要切换多款应用即享受一体化的位置、就餐信息。而此前谷歌地图通过API则可以读取用户在Google+上公开的数据,将位置服务与社交紧密结合。 |
版权所有:陕西天脉导航信息有限公司 陕ICP备11008783号-1
电话:029-85423293 手机:13319283142 网址:www.tmdh.cn www.xbyqsb.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南路86A号长丰国际广场B座1513室 邮编:710061 技术支持:西安网站优化